Hanlin Cai bio photo

Email

My CV

Twitter

LinkedIn

Github

Google Scholar

ResearchGate

Zhihu

Bilibili

Cambridge 线上暑研回忆录

本文第一版发表于 mieclance博客,下为修改版

记录了2022年7月—12月发生的故事(暑研、大三上)

中英文混用预警,还请见谅

写在最前面

10月21号正式提交论文后,就进入了大三学年以来最舒服的一个周末。而过去三个月来暑研的困难程度,和我6月份报名投递申请时所想象的完全不同。


整体上来看,CCISTC线上暑研(下称Camb暑研)大体分为四个部分:

  • Academic Practical (10学时,基本的科研学术技能、机器学习入门)
  • Workshop(12学时,可以理解为工具课;雅思英语、留学规划、学术网站,教你怎么宣传自己)
  • AI Lecture(6学时,所谓的大佬正课,但我其实没听懂多少,这个后面会讲到)
  • Research Project(暑研课题,大约花费了300-320小时?巨累)


而Camb暑研最后的成果考评是基于以下三个部分:

  • 暑研课程出勤(10%,大家都差不多,甚至请假还可以豁免,这个不提)
  • Research Proposal(45%,单写作花了5天时间)
  • Final Report(45%,单写作花了14天时间)


最后放一下成绩单和推荐信,相当于”暑研收获”了

  • Certificate of Completion 结课证明,没啥用
  • Programme Transcript 成绩单(双A),还算不错,CV上可以多两个字符?
  •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基本算“模版推”,没想到的是,之后在暑研申请派上用场了,这个会在另一篇文章细聊。

关于暑研本身

就针对暑研来说,线下的体验绝对是更好、收获更多的。但疫情影响(担心新学期,学校不给进,隔离周期太长);还有就是实力太差(没错就是菜,大二无paper无connection弱鸡,根本申不到实地暑研)


所以最终选择走付费暑研这种野路子,虽然含金量不高,但胜在方便,不会打乱节奏。总之,从今年6月确定收到offer开始,到正式出成绩单(11月中旬),完整的流程大概是走了5个月。


说回暑研本身,导师 Pietro Liò 是意大利人,在剑桥拿到了Msc学位,然后回意大利攻了两个PhD (Systems Dynamics & Theoretical Genetics),而近几年他主要是做图神经网络和计算生物学。


但就像同项目的朋友(wyc)在知乎上吐槽的,教授的英文口音确实是一言难尽,三节AI正课几乎听不懂——当然,一方面确实是口音的问题,但更多的是ML (机器学习) 经历的欠缺。不过,至少这次暑研在比较感兴趣的 ML+IIoT 领域,做了比较深入的文献综述,最后产出的 Research ProposalFinal Report 在大三下的实习学期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便利。


最后还要提到,暑研的 Supervisor 是 Liò 教授的二年级博士生,我们叫他Jerry学长——北邮本科,然后在 Sheffield 读了一年MSc,在PhD阶段来到了剑桥做Wireless和ML


学长主要是负责给我们上 Practical(学术技能和ML入门)和 Supervision(项目辅导,给我们的课题进展提供建议)两门课,豪不夸张地说,这次暑研的质量与体验感,很大程度上都是靠Jerry学长撑起来的。


同期的故事

暑研的同期,把大二下学期搞的那篇 IoT-System 的文章给投了,稀里糊涂中的某IEEE亚洲水会,虽然水的一批,但总算是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段经历。


同时,大三学年停掉了一切学生工作之后,终于可以静下心来学习、读论文、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了。大三上,拿到了本科生涯第1次专业第一(GPA3.97),开始做第二篇文章并投稿,达到了舒适的Work-Life-Balance,总而言之,我逐渐达到了自己所向往的生活。


而回过头来,这次Camb暑研的经历,也让我暂时是坚定了未来攻读PhD的念头。与此同时,受暑研同学(wyc, chx, wjy)的启发,也让我开始更多地关注海外机会——即后来的“海外暑研申请”,这个后面会再写一篇文章细谈。


关于暑研做的东西

最后还是想简单总结一下这次暑研做的东西。


整体思路很大程度上参考了这篇:SCADA System Testbed for Cybersecurity Research Using 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(连标题都是模仿的,这个系列作者的工作可读性很强)


总之,我们的工作是依照之前实现的 IoT-System 进行魔改,目的是把这个现成的System整合成一个Physical Testbed,然后对其实施定向多源安全攻击(Mutiple-Mixed-Attacks,通过现成的工具实施攻击,抓包也是现成的工具)


进一步,在攻击过程中,捕捉Traffic Activities,提取Traffic Features,最后对数据进行挖掘分析、打标签并汇总,用于后续的训练测试。最后,我们选用了5个不同类型的ML模型来进行训练、测试验证。


最后上几张图吧:

图3—Testbed的主要框架

图5—训练测试的flow-chart

表9—最终跑出来的效果

图6—Matlab画的Acc对比图


写在最后

最后是闲聊时间。


这几天在知乎看到这么个题目:# 如何看待广西自治区政府奖学金评审,广西大学推荐人选跨专业取得多项成果和发明专利,大学生真有这么厉害吗?


均分不到70,却有40+个项目…各种专利、软著(经查大部分都是并未得到授权的,反正都稀里糊涂填上去),这样的履历真的漂亮吗?评选出这样履历的学校们,真的光彩吗?

“脚踏实地,脚踏实地啊,学弟学妹们”,人生是要跨越100级台阶的,而这第1、2、3级台阶走得多快,对于人生的整体而言,无足轻重。要明白,走得快并不代表走得远。

本科生进实验室,做paper,绝对是利大于弊的,即使是所谓的“灌水”——毕竟Q先生说过——“90%的数学论文都是…”——从这点出发,有paper至少能证明你科研的能力、激情与基本素养。


但是,绝不要提倡为了卷而卷的本科生科研,不要涌入“一切为了刷简历”的囹圄当中。在 FZU-MIEC 的三年,我们见过太多一心为了刷履历、卷综测,最后落得身败名裂,两头空的家伙——读者朋友们,请一定勿忘初心呀。


“人生,是要跨越一百级台阶的。”



后来的故事

谢谢你看到这里,改天再更。